2008年4月26日 星期六

專家憂扭曲性觀念 鼓吹濫交

(星島日報報道)在性資訊氾濫的年代,學校已被批評性教育閃縮,導致未成年懷孕引發的悲劇頻生,疑有學校聯同家長隱瞞學生與未成年女生性交罪行,引起社會關注。有團體擔心會扭曲青少年的正確性觀念,間接鼓吹濫交,但有社工慨歎被保障私隱的專業守則規限,不能擅自舉報,愛莫能助,唯有努力善後輔導補救。

  社工:保障私隱不能舉報

  香港防止虐待兒童會雷張慎佳認為,未成年性行為極不恰當,家長不應姑息及助長歪風。她指家長及學校有責任教導青少年走入正途,讓他們清楚明白做錯事的後果,預防日後再犯。雖然家長基於愛惜子女,或恐怕影響兒童的前景和情緒,即使明知小男生要承擔法律責任,也刻意隱瞞事件,惟此舉會令青少年誤以為可輕易逃過法網,甚至繼續犯禁,適得其反。

  香港家庭及事業發展服務訓練總監司徒漢明坦言,社工受到保障當事人私隱的條例所限,未必能挺身舉報,除非事件危及當事人或其他人的性命安危,否則會失去誠信及違反專業守則。由於家長是未成年人士的監護人,社工只能向對方解釋法例,再由他們作最後決定。

  籲家長勿保守禁談性

  司徒漢明批評現時學校推行的性教育貧乏,既欠缺全面性,又忌諱敏感問題。無論是家長或學校,都應該向青少年灌輸正確的性觀念和態度,強調性行為的背後,須承擔後果和信守承諾,性濫交屬不負責任行為;並要教授避孕方法等正確性知識。

  他提醒家長,在性資訊爆炸的年代,若家長堅持禁談性,仍採保守態度,只會令子女更加好奇,容易做出越軌行為。 本報記者

http://hk.news.yahoo.com/080425/60/2t27b.html

沒有留言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