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07年10月26日 星期五

學者﹕越軌性行為要開放討論

【明報專訊】「這不止一宗個案咁簡單,社會不同角落,未成年的性行為正在不斷發生,此外,口交,同性的、集體的性行為亦有,但公眾對此的討論空間足夠嗎?」香港大學社會工作及社會行政學系助理教授何式凝表示,社會一日不正視這類被視為「越軌」的性行為,拒絕去討論,最終亦難以了解參與者的想法,雙方的不了解,只會深化問題的嚴重性。

指過分壓抑 只講「一對一」

何式凝表示,年輕人有性疑惑很正常,「青春期時什麼都想玩,有些甚至視性為一個探測身體的一種方式」。她認為,現時社會過分抑壓性的討論空間,現時只講「一對一」,性教育根本未足夠,「如果我們可以去討論一類被視為『邊緣化』、『越軌』的性行為,正視其存在,開放討論空間,才可以深入了解他們背後的動機」。她續說﹕「究竟他們是受壓力、引誘,抑或只為一時歡愉或刺激而作出集體的性行為?如果人們就年輕人的行為先加以道德的批判,兩者的溝通空間只會愈來愈窄。」

貪圖一時好奇 應加強性教育

基督教協基會青少年服務中心社工鄭子華認為,雖然事件屬個別個案,但從口交、雜交一類的性行為可見,案中的年輕人是貪圖一時好奇,事件值得關注,政府應加強性教育,令年輕人知道當中正確的意義。

香港大學心理學系副教授林瑞芳認為,個案雖然「十分個別」,但值得關注。她說,這班年輕人以「一女對數男」的方式進行性行為,很明顯是出於尋求樂趣,並獲得相當的快感,但他們是否只能在性行為中獲得滿足,而未能在學校、社交之中獲取滿足感,才是最重要的問題。父母及老師應關注如何去教導年輕人性行為的意義,以及背後應有的責任。

http://hk.news.yahoo.com/070625/12/2a7d1.html

沒有留言: